每日信息:“電子榨菜”淺嘗即可,不能沉湎其中
新聞背景:
(資料圖片)
到了飯點兒,先支起手機或平板,點開自己愛看的視頻或音頻播客,然后再吃飯,已經(jīng)成為許多人尤其是都市年輕人的用餐標配。最近,這些如同榨菜一樣有極強下飯作用的音視頻有了名字——“電子榨菜”。
“電子榨菜”小吃怡情
“電子榨菜”流行,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深入發(fā)展所產(chǎn)生的文化現(xiàn)象。在電視流行的年代,一家人吃飯時打開電視,看看新聞、聊聊家常,畫面十分溫馨。如今短視頻大潮來襲,賦予了人們前所未有的內容選擇權,手機逐漸取代電視,成為家庭娛樂的中心。
大部分“電子榨菜”的確算不上“珍饈佳肴”。然而,這不妨礙“電子榨菜”發(fā)揮其獨特的情緒療愈作用,內容深刻與否不是唯一的評價維度。打工人利用碎片化時間汲取快樂,獨居者“聽個聲”排解孤獨,緊繃的人放空自己緩解焦慮,都是“小菜”存在的價值。
“電子榨菜”內容受限
“電子榨菜”白名單中,不乏一些經(jīng)典影視劇,受眾愿意反復“咀嚼”,美中不足的是信息增量有限。受眾對“電子榨菜”不能有太大的期待。能夠成為“電子榨菜”的音視頻,多是輕松、搞笑的短平快作品,缺乏回味的余地。
眼下,短視頻的內容競爭已進入一片“紅?!?。過去MCN機構復制上萬個“電子榨菜”類內容賬號謀求刷屏的方式,也已經(jīng)不那么能玩兒得轉了。行業(yè)形勢變遷,呼喚著短視頻的精品化升級。我們看到,一些精心制作的科普內容、微短劇頻頻獲得上千萬的播放量,許多平臺也推出各種激勵機制支持精品內容輸出,這都為短視頻內容的更好發(fā)展明確了方向。
“電子榨菜”不能濫用
“電子榨菜”終究是“榨菜”,作用是“下飯”。在碎片化海洋里獲取信息,想吃到多么有深度的精神大餐似乎并不容易。年輕人需要的,其實不過是一段短暫的快樂:飯很好吃,劇很好看,吃完還能繼續(xù)在生活里戰(zhàn)一戰(zhàn)。
受眾能及時抽離,是“電子榨菜”提供恰如其分的陪伴與娛樂的核心。過度沉湎于通俗娛樂,沉醉于虛幻的滿足中,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社會行動力。避免“電子榨菜”消耗情緒,需要有意識地自我把控。如果不知不覺中養(yǎng)成了不看點兒什么就吃不下飯的習慣,那可要注意了。
(以上綜合中國青年報、北京日報、南方日報)
V視角:
@極樂佛使·霧狐:一般我在追什么劇,就拿什么下飯。
@薄荷派蒂和莎莉布朗:吃飯時最愛看美食節(jié)目了!
@車厘子吃到飽飽飽:世界杯,我最新的“電子榨菜”。
中國經(jīng)濟網(wǎng)編后語:
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“電子榨菜”雖然廣受歡迎,但也要在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,否則可能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。面對虛擬世界的“舒適區(qū)”,消費者需要保持定力。榨菜可以調劑口味,卻代替不了正餐?!半娮诱ゲ恕币彩侨绱耍軌蛱峁┻m當?shù)木裎拷?,我們淺嘗即可,但如果沉湎其中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相關閱讀
- 06-14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